世界级学术大师与清华学子面对面 我校举办首届中国理论计算机科学人才培养研讨会

浏览量:
2008年10月24日

本报讯(记者程曦 李含 周襄楠)1012~17日,由我校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ITCS”)主办的首届中国理论计算机科学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信息科学技术大楼举行。20位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世界一流学者介绍了各自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清华学子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培养一流人才、永葆科研激情等问题。

本次会议邀请的学者全部为姚期智先生领导的ITCS第二届讲席教授组成员,包括4名美国科学院院士、2名美国人文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 2 奖(NevanlinnaPrize)得主。他们的到来,让参会的ITCS全体在校研究生和软件科学实验班学生兴奋不已:即使是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也不一定能集齐这么多在经典教材封面上署名的大牛

培养中国科学人才是这次会议的主题。除了让学生们通过报告了解所在领域的前沿动向外,姚期智先生还专门主持了一场学术大师与普通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开放论坛,1015日下午这场精彩的讨论成为整个会议的一大亮点。

计算机科学、尤其是理论计算机科学在未来世界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培养富有创造性的本科生、研究生,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与世界一流大学最优秀的同龄人竞争?针对姚先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讲席教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经验做出了回答。他们一致认同理论在科学发展中所起到的天线式的引导作用,强调高校在汇聚优秀师资生源、营造良好研究环境方面所应做出的努力,提醒同学们开拓眼界,广泛关注世界范围内相关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在姚先生的鼓励下,在场学生、特别是身着班服的软件科学实验班的同学们纷纷踊跃发问。从科研兴趣的培养到时间的合理分配,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到具体领域的研究方法,他们用流利的英文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困惑,挖掘台上大师们的独到经验和科研历程。

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和精彩的提问引起了讲席教授的极大兴趣。他们倾身向前、笑容满面,专注聆听学生发言,然后给予详尽解答。原定的一个半小时会议时间一延再延,台上台下谈兴不减,而姚先生也一再鼓励“breaktherule”(打破规则)的提问学生,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提问的是一名来自北京大学的女生。她感谢ITCS给了她参与会议、寻找自己真正有热情的学科的机会,同时问姚先生:是否能在北京大学建立一个同样的研究中心,让北大的学生也受益?姚先生说:你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希望能与国内其他高校一道,共同推进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但我只有一个人,分身无术。不过你这么好学的学生,我很愿意邀请你加入我们中心,和我们的学生共同研讨。这段小插曲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会后,讲席教授们又被学生团团围住,继续交流。奈望林纳奖得主、来自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AviWigderson教授与姚先生相识多年,言语间难掩对清华学生的喜爱:他们素质很高,聪明勤 ,充 ”Wigderson教授表示,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如此众多的一流学者汇聚一堂是一个很特别、很难得的机会,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受益匪浅。

中国理论计算机科学人才培养研讨会是继已成功举办两届明日之星理论计算机科学中国论坛之后,ITCS发起的又一个系列会议。会议将每年选择一个特定主题,邀请一流科学家介绍前沿成果,帮助培养中心学生。

相关链接

让本科生尽早具备科学家的气质和眼光

姚期智先生精心培养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预研生

记者程曦

在本届研讨会的开放论坛上,几位本科生机敏的提问和流利的英文表达引起了讲席教授们的极大兴趣。这其中,就有今年秋季学期刚刚组建的 ITCS预研班的学生。作为姚期智先生从软件科学实验班里精心挑选出的首批11名预研生,他们已经在研究生实验室拥有了各自的独立工位。对他们的培养,已经成为ITCS教学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

预研班的开设,凝聚着姚先生的远见和苦心。姚先生认为,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优势,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有一些很好的教授,他们能够使一些很优秀的本科生在很早的时候就具有科学家的气质和眼光。而我们要做的事,就是要从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具有特殊潜力和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个人化的预研培养,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打造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拔尖博士。

首批预研班招收了8名一年级学生和3名二年级学生。今年8月,姚先生将他们送到澳洲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5所大学进行交流访问。除了亲自为他们讲授量身定做的课程外,姚先生还为他们精心选购教材、习题集和一批科学家传记,每周定期主持讨论。中心组织的各种高水平报告会和论坛,预研生也都要参加,并且要和博士生一样撰写心得。中心甚至还准备为他们订购音乐、美学等方面的书籍,全方位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国际交流是预研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内著名的大师、一流的青年学者,也要带他们去世界各大研究重镇感受交流。我们都很有信心,通过切身体验,他们仍会觉得还是清华最好,要在这里成才。

11名学生是幸运的,也是聪明的,他们很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报名加入预研班,他们就选择了更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选择了从事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道路,选择了在中国、在清华扬起自己的科研之帆。计70班的刘阳威同学说:姚先生办我们这个班,是要先从一小部分同学开始,向国际最先进的教育模式靠拢,然后扩散开。而对我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尽快适应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尽快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

预研班是姚先生深耕精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深耕,就是建立从本科、研究生到研究人员的完整培养系统;精耕则是对每位学生、每个人员都因材培养,发挥所长。在姚先生看来,这是在中国培养世界一流计算机人才的必由之路。

总结在清华的教育理念,姚先生说:我们要建立一个计算机领域的超级公路,使得我们的学生从本科生开始,一直到研究生、教授,在中心工作可以比世界任何其他地方机会更好,也更感到荣耀。

精彩回放

找到能让你产生激情的东西

同学们应该有很强的求知欲,包括对专业以外的知识。对自己的专业应该有强烈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同时具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做出独立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

大学应该考虑今天大的趋势,要努力冲破障碍,冲破学科间的分界线。对于清华、MIT、普林斯顿这样的大学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一想到有竞争者,自己就会加倍努力去超越。在中国,我们需要很多很多个清华

本科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找到能让你产生激情的东西。我们做科研的有一个共同的秘密———乐趣,也就是必须学会去享受你现在所做的事情。古人常说的悬梁刺股,这个模式今天也许并不适用。在当今世界,不应过多关注知识的记忆能力,关键是要有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要有创造力。养成这种能力的唯一方式是要非常自由,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理查德·费曼发表诺贝尔获奖感言时说,其实他在探索的过程中就已经感到获得奖励了。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这对于应对明天很重要。我不在乎你们在考试中得到多少分,如果你觉得考试很痛苦,那你就失败了。当年我每次参加考试都很激动,因为我把它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先生
 

坚持自己的选择和品位

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同伴的举动,这就像科研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周围的人在做什么。本科生在关注自己学科的同时,也应该广泛关注其他学科和课程。但是另一方面,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可能会有很多人告诉你,去google这样的公司上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请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品位,坚持自己的学科和兴趣。
  通过项目来学习,哪怕一个很小的项目也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领域。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机会很重要、很有帮助,因为为了考试而学习和真正的学习、研究是不一样的。广泛探索新问题,尽早开展研究工作,有助于训练思维的敏锐性和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人文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教授ShafiGolwasser
 

规矩是用来打破的

在亚洲国家,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一直是要遵循规矩做事。但是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一位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说:如果要创新就要打破成规。在科研中,大家要勇于打破规矩,不要害怕失败。

正确的判断来自于经验,而经验则来自于错误的判断。一旦知道了你不知道什么,那么你就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的大门。

不要屈从权威。如果人们觉得权威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进行足够全面的观察,各位应该从另外的角度来探索问题。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首席科学家RonaldGraham

 

研究中有无与伦比的快乐

在大学执教也许并不能拿到很多的钱,但是多年之后你会发现,深入了解这个学科让你每天早上心情愉快,因为你会从研究中获得快乐。很多东西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这是在外赚钱无法获得的快乐。你的收入和别人相比也许微不足道,但你是在干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另外,中国有着名垂千古的传统理想,如果你是一位著书立说的学者,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位永恒的人物,这在其他行业是做不到的。

———Rutgers大学教授MarioSzeg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