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落幕

浏览量:
2024年06月06日

 

山河添秀色,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落幕。计算机学科夏令营于5月25-26日举行,物理学科夏令营于6月1-2日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200余名优秀大学生入营,与导师见面交流。


计算机学科夏令营


李建教授首先就交叉信息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致开营辞,介绍了交叉信息院的导师团队、培养特色、院系资源、研究生培养成果等。


 

随后,黄隆波教授展示了研究组在决策智能、深度强化学习、在线学习、网络优化方面的科研成果。研究组鼓励自由探索与合作,组内多人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



陈建宇助理教授介绍了研究组近期在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科研成果。研究组通过端到端强化学习,实现了人形机器人在雪地、楼梯等各种挑战性场景中的行走任务。另一款机器人也基于手部灵敏的触觉传感器设计,实现了修建植物枝叶、撸猫、装配等精微运动。



陈一镭助理教授介绍了研究组在格密码(lattice-based cryptography)、密码学与量子信息交叉(Quantum & Cryptography)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及密码学在混淆(Obfuscation)等方向的新用途。

 


吕凯风助理教授介绍了深度学习理论方面的前沿探索。他从大模型幻觉、对抗鲁棒性等现象出发,指出深度学习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黑盒,而深度学习理论应像物理一样去分析现象、解决问题。他也展示了近期对神经网络学习线性分类器的动力学分析、Adam 的随机微分方程近似和调参方法的理论研究。



弋力助理教授研究组将以人为中心的具身交互作为研究重点,基于从真实到虚拟模拟再从虚拟学习到现实世界部署的研究范式,推出了GenH2R等一系列工作。研究组的目标是通过三维视觉、图形学、机器人学习等方面的交叉研究,帮助机器人获取理解并与三维世界交互的能力。



许华哲助理教授讲解了现有机器人研究和技术在泛化方面的问题,并由此引出了研究组在泛化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和研究愿景。研究组已在Robo-ABC跨类别泛化、RIEMANN跨位姿泛化、DP3视觉扰动泛化、类内物体泛化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工作。研究组同时关注物理世界高效强化学习,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研究组。



张景昭助理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从理论角度理解深度学习,并进一步回答理论对于深度学习实验的意义。研究组关注的经典问题包括scaling law for transformer、线性在何种情况下能出现,神经网络可以将一个空间切成多少个小的地区,检测数据是否在训练集中出现过等。


 

赵行助理教授研究组方向包括多模态学习、自动驾驶、机器人。在多模态生成领域,研究组已完成了从视频生成语音、背景配音等技术,赋能影视制作。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研究组以视觉为中心的方案,旨在解决激光雷达感知、依赖高清地图方案中的缺陷,技术已赋能产业界。机器人方面,研究组关注高动态运动机器人,完成了机器人跑酷等成果。

 


郑舒冉助理教授介绍了近期在机器学习数据估值、信息收集与聚合、贝叶斯劝说等计算经济学方向的研究成果。她指出,人工智能发展中神经网络、GPU、大数据这三驾马车中,数据生产方目前没有得到应该分得的蛋糕,所以出现了众多诉讼案件。基于对数据生态的思考,研究组近期在PMI dataset score等方面推出了系列成果。


 

物理学夏令营



段路明院士首先致辞,介绍清华量子信息中心(CQI)的研究方向,并解读了量子计算的基本概念和量子信息技术在信息安全、新材料和分子药品研发、量子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随后,段院士分别介绍了离子量子计算和超导量子计算这两条主要技术路线。他展示了两种技术路径的发展历程、系统结构,以及两种模式的优劣势。段院士表示,量子计算处于突破性发展阶段,进入第二次量子革命,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欢迎大家加入CQI研究队伍。

 


马雄峰教授研究组的研究方向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基础理论、量子计算理论。近期,研究组在量子密码方面的工作提升了其效率、实际安全性和器件实用性。他也进一步解读了研究组在量子力学不等式、DI-QKD安全性分析、非局域性和纠缠的关系方面的研究。



孙麓岩教授研究组聚焦超导量子系统量子纠错问题,基于清华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在低温制冷机、常温电子学控制、微纳加工和微波工程方面的经验,研究组在利用玻色量子纠错码提升量子精密测量的灵敏度、实现逻辑比特上错误透明的相位门操作、突破量子纠错盈亏平衡点等方面推出重要成果。


 

徐勇副教授研究组的研究方向包括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非平衡动力学、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量子多体理论。他讲述了冷原子系统,拓扑绝缘体、外尔奇异环、非厄米吸收光谱、突破洛伦兹协变性会导致新奇的外尔点等原理。

 


邓东灵助理教授简要介绍了量子人工智能,以及研究组在该领域的两个研究成果:首次在超导系统中实验演示量子对抗机器学习与拓扑时间晶体的全数字化量子模拟。最后,他对在人工智能场景中实现量子优越性进行了展望,并鼓励学生们加入研究组共同探索。

 


侯攀宇研究组关注离子阱和金刚石色心的研究。他详细介绍了离子阱的优势和组内近期工作。研究组计划实验探索大规模离子晶体的量子操控, 高保真量子门实现,以及量子纠错等方向。他也介绍了利用金刚石系统研究量子操控的工作及前景。



濮云飞助理教授研究组的研究方向为量子网络,这是一项将量子计算机与光量子通信结合的技术。从最近十年内移动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出发,他展示了对未来全球量子互联网的构想及其应用场景。他也解读了研究组近期在冷原子、离子阱体系量子网络与量子中继方面的研究成果。

 

 

吴宇恺助理教授研究组聚焦量子计算、量子信息理论研究和物理实现方案,长远目标是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研究组与实验组密切合作,在如何降低量子逻辑门的误差、得到最大规模的量子比特数等方面均有成果,也演示了多项中小规模量子系统的近期应用。

 


实验室参观

 

交叉信息院夏令营营员也走进实验室,切身感受研究组的科研氛围。参观过程中,研究组成员向参访营员介绍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和创新成果。


 



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营员合影

 




编辑 | 姜月亮

审核 | 吕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