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

浏览量:
2007年07月18日

姚期智的全职回国,本身就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空白:这不只是因为他无可争议的学术大师身份,更因为在他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当时几乎还看不到中国国内学者的身影。而这一领域既是美国理论计算机科学的主流方向,又是计算机界最高奖项——“图灵奖获奖人数最多的一个方向,对计算机产业界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此,清华的计算机学科第一次集齐了理论、应用、系统结构和软件四大领域的优秀学者,这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

姚期智带来了一个从6人增至10人的讲席教授组,他们都是国际上算法和复杂性领域最出色的华人学者。从2003年到2006年,除了对各自重点负责的博士生进行学术指导和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讲席教授平均每人每年会在清华呆12个月。其中,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姜涛曾用整整一年时间为学生系统讲授一门高级算法的课程

随着姚期智的归来,清华计算机学科国际交流的频率和层次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姚期智创建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ITCS)为例,2007年国外学者的访问日程已经安排到了1231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惟一一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教授Avi Wigderson,美国两院院士、1985图灵奖得主Richard Karp,因与RivestAdleman共同提出RSA密码获得2002图灵奖的著名密码学家Adi Shamir……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都曾出现在ITCS的访问学者名单上。

除此之外,姚期智还接收了来自MITUC Berkeley等海外高校的6位访问学生。而他自己的博士生到三年级以后,基本上每人都有至少一学期的海外学习经历。

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博士生们,不能不说正享受着近乎奢侈的幸福。当然,他们也用后生可畏的气势回报了这种幸福。2006年,清华计算机系有3篇论文入选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与STOC并列的最顶级学术会议FOCSSymposium o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不仅实现了国内学者在该会议上零的突破,入选篇数甚至超过了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超一流大学UC Berkeley。更令人振奋的是,当年24岁的博士生陈汐与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讲席教授邓小铁合作,出色地解决了理论计算机科学的著名难题——二人博弈中纳什均衡点的复杂性问题,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FOCS最佳论文奖。

这一年,姚期智的团队还为国内计算机学者填补了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文的空白。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姚期智的博士生陆品燕曾经遇到理论计算机界著名大牛、因奠定NP-Completeness理论基础获得1982图灵奖Steven CookCook告诉陆品燕,清华最初进入他的视野,是作为研究生的重要生源地之一。但是现在,他要把清华看成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了。

2007416日~19日,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成功主办了第十届国际公钥密码学会议(PKC07),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学者参会,姚期智担任大会主席。这是国际密码学研究领域和理论计算机研究方向的一次世界级的盛会,首次在中国、在清华召开,又恰逢该会议的十周年庆典,可谓意义深远。

记者 程曦 卢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