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本科生尽早具备科学家的气质和眼光

浏览量:
2008年10月17日

2008年秋季学期,一批特殊的本科生走进了研究生学长们的实验室,坐进各自的独立工位。他们是“图灵奖”得主、世界计算机领域著名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先生从清华大学软件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中精心挑选出的11名预研生,对他们的培养,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

预研班的开设,凝聚着姚先生的远见和苦心。姚先生认为,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优势,很大一方面在于有一些很好的教授,他们能够使一些很优秀的本科生能够在很早的时候就具有科学家的气质和眼光。“而我们要做的事,就是要从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具有特殊潜力和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个人化的预研培养,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打造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拔尖博士。”

经过几年的精心耕耘,姚先生所领导的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朝气蓬勃的软件科学实验班更成为选拔预研生的“沃土”。

首批预研班招收了8名一年级学生和3名二年级学生。今年8月,姚先生将他们送到澳洲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5所大学进行交流访问。除了亲自为他们讲授“量身定做”的课程外,姚先生还为他们精心选购教材、习题集和一批科学家传记,每周定期主持讨论。中心组织的各种高水平报告会和论坛,预研生也都要参加,并且要和博士生一样撰写心得。中心甚至还准备为他们订购音乐、美学等方面的书籍,全方位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国际交流是预研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内著名的大师、一流的青年学者,也要带他们去世界各大研究重镇感受交流。“我们都很有信心,通过切身体验,他们仍会觉得还是清华最好,要在这里成才。”

11名学生是幸运的,也是聪明的,他们很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报名加入预研班,他们就选择了更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选择了从事理论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道路,选择了在中国、在清华扬起自己的科研之帆。计70班的刘阳威同学说:“姚先生办我们这个班,是要先从一小部分同学开始,向国际最先进的教育模式靠拢,然后扩散开。而对我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尽快适应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尽快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

预研班是姚先生“深耕”、“精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深耕”,就是建立从本科、研究生到研究人员的完整培养系统;“精耕”则是对每位学生、每个人员都因材培养,发挥所长。在姚先生看来,这是在中国培养世界一流计算机人才的必由之路。

总结在清华的教育理念,姚先生说:“我们要建立一个计算机领域的‘超级公路’,使得我们的学生从本科生开始,一直到研究生、教授,在中心工作可以比世界任何其他地方机会更好,也更感到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