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我是如何在中国培养精英人才的

浏览量:
2008年11月17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取得了空前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是各种全球化网络的交织和叠加,其中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了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趋势。111415日召开的2008中关村论坛以“科技——全球创新挑战”为主题,旨在借助世界科技和经济资源,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自主创新寻求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机遇。

 

大学和研究机构应该怎样培养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学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使培养的学生成为精英人才?1114日,在2008中关村论坛上,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作了题为《在中国培养人才:一些经验之谈》的演讲,以他的亲身体会回答了以上问题。

2004年,姚期智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回到中国,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当时姚期智回国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他认为,最具有成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培养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精英人才。

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

众所周知,中国有一些特殊的优势,如出色的学生、飞速发展的经济、有效的组织性等。4年前,姚期智就问自己:“怎么利用这些优势在中国培养精英人才?”

从一开始,姚期智的目标就非常明确——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为最聪明的中国学生创造学习、研究的良好环境,以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在全球化时代,人才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大部分计算机、信息领域的高材生毕业之后都想去美国进一步深入学习。是否有办法可以保留一部分高材生,让他们在中国继续他们的教育,促进中国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发展,这就是姚期智考虑的问题。

“只从表面做工作是不够的,需要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培养方案,可以给中国的高材生提供一个合理的选择,使他们觉得留在国内并不会牺牲自己的前途。”姚期智说。

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姚期智说:“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相信我们提供的条件与发达国家能够媲美时,他们才会留下来。同时,还必须获得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资金支持,才能开展系统的培养方案。”

姚期智正在开展的教育方案包括一个本科生的精英课程。姚期智介绍,精英课程每年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大一学生中录取30个学生,给他们制订10个专门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理论科学和计算机系统领域。

“当然仅仅教授课程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研究环境来支持我们的培养工作。”于是在2007年,姚期智在清华大学成立了计算机理论科学研究中心,开始了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姚期智介绍,研究生的培养着重在计算机理论科学方面,这非常需要国际合作交流。因此学生至少有一年公费出国深造的机会。“有了足够的国际交流互动,这些具有天赋的中国学生,会加倍努力使自己跟国外的对手一样棒。”

为了增强研究生培养的师资力量,姚期智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教研团队,目前包括博士后团队以及知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导师组。

教育项目越早起步越好。”姚期智表示:“所以,如果有学生愿意在中国做研究生项目,我们就会在本科阶段先安排一些项目给他们,这样就使得他们能够融入之后的研究生学习氛围。”

为了研究生有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姚期智还启动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模式,其中有一个全都是由学生参加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国外高校毕业不久但已经做出杰出工作的学生,与国内的学生讨论交流。

姚期智强调:“在当今中国,只要抓住各种资源带给我们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就很有可能培养出科学精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