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人工智能,助力实体经济 ——张熠天博士为姚班学子带来立志讲座第一讲

浏览量:
2019年03月19日

     自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报告以来,发展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智能生活,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如何深度融合,哪些发展瓶颈亟待突破,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2019年3月14日下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张熠天博士应邀做客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为姚班学子带来题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讲座。此次讲座是姚班“我和我的祖国新生立志教育系列讲座”第一讲,以落实姚先生“学生要立大志、做大事”的育人理念为基础,围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面向姚班学子,并结合我院计算科学与核心多学科交叉的教研特点展开。交叉信息院院长、姚班首席教授姚期智院士,交叉信息院计科80班主任于洋助理教授,以及近50名姚班新生共同听取了本次讲座。

      张熠天博士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背景及发展历程,技术突破、商业推进和应用需求推动了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并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技术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基本形成,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实现了多个领域渗透发展。他强调,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随后,张熠天博士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情况,以及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的赋能及应用。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互联网企业的纷纷布局和初创企业的大量涌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人工智能已在我国实体经济多个领域渗透发展,与实体经济呈现“两端发力”的态势,多地区已围绕自身优势特色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当前,人工智能已在汽车物流供应链应用场景、智能缺陷判定、交通管控、自然灾害检测预警等方面取得突破。

      最后,张熠天博士从加强核心技术及关键产品攻关、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构建人工智能支撑体系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出建议。张熠天博士的讲座,论述精辟、数据翔实、见解深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为姚班学子厘清两个框架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国家发展框架中的关键性角色;人工智能技术系统性融合进实体经济框架中的结构性角色,同时也让同学们了解到人工智能知识和发展的前沿动态,从而对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讲座结束后,于洋助理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张博士从小案例带领同学们理解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型地位的形成、梳理国际人工智能国际竞争的动因、展现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方方面面的深度融合,让同学们看到计算科学对人类命运、国家未来和大众生活的支撑和滋养,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感受和理解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开”,滋养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志气。

      参与本次讲座的姚班学子也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来自计科80班的郑鈜壬称赞“张博士视角宏观,能在让人迷失的技术森林中指引方向。”林紫琪说:“张博士提到了一些人工智能与技术转型战略层面的内容。感觉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研究这个领域的东西,但现在明白了它的重要性。”朱追表示“很感谢张博士这次带来的讲座,从业界的角度让我们对于计算机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潜力与机遇。”李行健说:“张博士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并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深刻解读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重要意义。”

      张熠天博士现任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中国语音产业联盟秘书长,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并担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张熠天博士主要从事以智能语音、图像、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政策、技术、测评和产业化研究,参与国务院、工信部及各地政府人工智能的政策起草、规划编写和指南编制工作;撰写完成多部人工智能、智能语音、虚拟现实领域研究书籍,报告,论文,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编制的主要参与者。

 

(文/吴晨   图/李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