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9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线上举办“拔尖计划2.0”计算机学科基地教师研讨班。交叉信息院院长姚期智、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出席并致辞,交叉信息院教师代表与来自全国27所大学的59位计算机学科教授就培养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等议题进行探讨。
姚先生主持圆桌论坛
7月9日,姚期智主持人才自主培养圆桌会谈上,与国内兄弟院校资深教师探讨从本科生到研究生、青年科研人员的完整培养周期机制。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郭耀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致远学院ACM项目班主任俞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John Hopcroft班项目主任郁昱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凌云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天河班项目主任陈娟教授,中国科技大计算机学院丁虎教授先后分享本科教育的经验与思考,并与参会教师围绕拔尖人才培养相关议题展开全面精彩的讨论。
郭耀表示,姚班的诸多成果具有借鉴意义。郭耀强调,国际化交流、灵活的课程设置、科研轮转机制都是图灵班培养拔尖人才的积极要素。
俞勇分享ACM班的创班背景,提出ACM 的教育理念其一是先做人再做学问;其二是携手超越。通过学子讲堂与低年级助教机制构建横向与纵向交流。
郁昱从基础课程与进阶课程设置探讨人才培养计划,并重点讨论疫情期间学生如何与教师互动,提高学习效率等心理建设相关工作。
孙凌云谈到育人过程中的两大挑战,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内驱力,以及如何引导活跃在学术一线的教师与学生成长紧密相连。
陈娟表示,培养人才需要注重塑造学生的品行,拓宽其学术视野,培养其胜任力;此外,与教学队伍达成共识有助于保障教学团队,青年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
丁虎强调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特别重要。他从学科交叉和授课知识与实际结合的角度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与科研的兴趣。
在对话环节,教师们针对拔尖人才分层次的个性化培养、课程设计与资源共享、科研轮转机制等具体问题深度交流。
圆桌论坛嘉宾合影
在研讨班的专题交流环节,交叉信息院首届姚班毕业生、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2014届姚班校友、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吴翼,以及2022届姚班校友武弘勋作为姚班开班以来不同培养时期的校友代表参与分享计算机学科青年人才成长经验。交流专题由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高阳主持。
三位姚班校友畅聊在姚班学习期间的课程收获与科研训练,回忆在姚先生的启蒙下开启科研之路、与姚班同学交流共攀科研高峰的美妙经历。三位校友讲述各自的姚班故事,尤其感恩交叉信息院独特的课程设计、浓郁的求学氛围与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在其成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在姚班的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方面,楼天城表示:“对姚先生的《理论计算机科学》课,姚班的“大胆”的课程安排记忆犹新,课程难度大,与国际接轨,紧随时代前沿。姚先生在科研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感谢姚班的提供的锻炼机会。”吴翼表示:“姚班的课程非常硬核,充满挑战,让学生获得了难得的科研训练和探索机会。姚班课程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自带很多科研训练。尤其到了大三、大四,课程的科研训练就更丰富,而且课程自由度也比较高,不会把你局限在比较小的圈子里。”武弘勋表示:“姚班课程从不照本宣科,而是与前沿密切连接,从姚先生的授课中获益良多。”
在姚班培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方面,楼天城表示:“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勇气,自学能力都是姚班留下的烙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坚持的信心。姚先生曾言“一个方向真正成功的人都是下决心做20年、40年的时间,一生的成功,达到真正的高度不是很短时间的努力,而是非常长时间的坚持。”在面对自动驾驶的种种困难时,姚先生的教诲依然鼓舞我数年坚持前行。”吴翼说道:“姚先生曾言‘多听一些不懂的talk可以培养科学家的气质。’这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因为伴随着成长,你会发现不懂的事情越多,不懂是正常的,懂才是不正常的。但是你可能要拥抱这些不懂,拥抱不同的方向。”武弘勋分享:“现有知识架构源自姚班的教育,姚班校友之间的交流互动亦有助于提升认知。例如和姚班校友陈立杰的科研交流,学长对研究领域经典文章了如指掌,勤奋又有创造力。”
在姚班国际化交流方面,楼天城认为“本科期间是学习能力建构的关键时期,在博士阶段在交叉信息院获得了与世界一流学校、世界一流导师交流的机会,受益匪浅。”吴翼表示“当时我去伯克利访学,姚先生大力支持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出访,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并且把国际化交流特色制度化、全覆盖融入姚班的培养环节。 很幸运我在姚班,姚班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武弘勋说:“虽然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下国际交流,但是远程国际交流依旧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前沿动态。”
迈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本次研讨班活动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要素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达成更清晰的梳理,将进一步坚定培养计算机学科高层次人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