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路明教授获聘首位“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

浏览量:
2019年04月25日

424日晚,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和长聘教授聘任仪式在清华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交叉信息院段路明教授从邱勇校长手中接过聘书,获聘成为首位“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

邱勇校长代表学校向新聘任的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和长聘教授表示祝贺,向支持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邱校长表示,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08岁生日,此次与长聘教授聘任仪式同期举办清华大学首批人文讲席教授、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和首批清华冠名()教授的聘任仪式,代表着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最新举措和最新进展。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旨在通过多样化的经费来源,激励各学科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推进顶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已分别设立“人文讲席教授”和“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首次颁给交叉信息院段路明教授,以表彰他在专业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并引领学科迈向一流。

段路明教授2003年担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2007年获得终身教职,2009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2年任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2011年起兼任清华大学姚期智讲座教授。段路明教授曾获美国斯隆研究奖、海外华人物理学会杰出研究奖等荣誉,2018年辞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职位,全职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工作。段教授完成了量子信息领域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提出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网络的量子中继方案,被国际同行誉为“DLCZ”(Duan-Lukin-Cirac-Zoller)方案,为该领域的奠基性方案,引发了世界上关于DLCZ方案的研究热潮。段教授提出通过量子网络互联进行规模化量子计算的方案,为一些量子计算大型合作项目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受邀在物理学权威期刊《现代物理评论》上撰写此方向的综述。段教授在物理学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物理评论快报》48篇,《自然》8篇,《科学》3篇,《自然》、《科学》子刊10篇),共被引用24,600多次。

2011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先生创建清华量子信息中心,大力延揽该领域顶尖人才。应姚期智先生邀请,段教授自2011年起兼任清华大学姚期智讲座教授,负责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搭建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实验平台,带领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在短短几年间成为国际卓越的量子计算研究机构。段教授研究组利用所搭建的量子计算实验平台,国际上首次在常温固体中实现了普适的几何量子计算,结果于2014年发表在《自然》期刊上;2017年段教授研究组刷新量子存储容量的国际记录,首次实现具有225个存储单元的原子量子存储器,将量子存储器存储容量的国际记录提高了一个多数量级;2018年进一步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将之前由加州理工学院保持的纪录提高了近6倍;并首次提出量子机器学习生成算法,证明了量子计算机能引起人工智能算法的指数加速。段教授在清华大学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自然》、《科学》及其子刊多篇,极大提升了清华量子信息中心的国际学术影响力。